学院概况

学院概况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学院概况 -> 学院概况

旅游文化产业学院始建于2004年,学院对接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,围绕现代旅游产业要素,充分利用专业优势,践行“强旅报国”使命,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,积极参与定点帮扶,提升基于特色优势的学术影响力。学院重视转变人才观念,创新体制机制,以“本科旅游院系应用转型的先导,文旅项目运营管理人才的摇篮”为奋斗目标,以文旅项目、会展项目工作流程和能力需求为主线,构建了“专业与行业融合、学业与职业对接”的课程体系,开展特色文化旅游人才工程建设。目前,学院已成为省内旅游类核心专业招生规模最大、影响力较强的二级学院。

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、高水平、结构较为合理、行业工作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。现有教职工62人,其中教授9人,副教授18人;博士21人,硕士40人,已形成了以教授、副教授、硕博士为主的师资队伍;双师双能型教师23人,双语型教师7名。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,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专家1人,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,四川省青年旅游专家7人,世界研学旅游组织专家2人,四川省A级景区评定员9人,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16人。

学院现有在校生近1300人。开设有会展经济与管理、旅游管理、文化产业管理三个本科专业。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2016~2023连续多年在《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》中排名保持在全国前十。旅游管理学科已被学校确定为重点建设学科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被学校列为首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。

学院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。在“学、训、赛、创、用”专业教学模式指引下,为文旅产业、会展产业培养了一批行业忠诚度高、应用能力强的专业人才。迄今已培养本科毕业生1200余人。毕业生凭着扎实的专业知识、良好的实践能力与过硬的综合素质,受到行业企业广泛青睐。依托与成都文旅集团共建的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、西博会志愿者专项合作高校等平台,基于景区服务与管理、展会现场服务与管理、文化项目服务与管理等集中实践课程,学生参加西岭雪山景区运营服务,以及西博会、世警会、糖酒会、世界大学生运动会、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等国际组织及大型会展的志愿者工作。学生参与国际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、全国高校商务会奖旅游策划竞赛、全国高等院校旅游创新策划大赛、全国红色旅游策划大赛等高端会议或竞赛,均取得优异成绩。

学院教学科研实力较强。建有四川省文旅厅重点实验室旅游文化会展实验教学中心、四川省文旅厅重点科研基地旅游标准化研究基地、四川省2011计划“川藏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协同创新中心”、四川省文旅厅重点实验室“高原山地旅游装备与智能技术”。在特色旅游资源开发、旅游营销、旅游经济影响与预测、生态旅游、会展旅游、会展管理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。学院建有旅游与景区管理实验教学中心,拥有旅游会展实验实训大楼、微缩景观教学区及旅游管理实验室等实验教学条件。2013年学校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,进一步优化了育人环境,为专业教育和学生素质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。

学院积极开展社会服务。依托与成都文旅集团共建的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、西博会志愿者专项合作高校等平台,开设基于景区服务与管理、展会现场服务与管理、文化项目服务与管理等集中实践课程。学院长期与众多旅行社、旅游饭店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、国家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、高端会议和展览公司开展合作,建立了大量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,能够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和会展教学、科研和培训活动。学院与国内著名高校、科研院所、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保持长期密切联系,多名教师在政府、高校、企业挂职锻炼;承担了相关部门委托的大量课题研究、课程开发、旅游人才培训、旅游精准扶贫等任务。

学院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学院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一届旅游人才技能大赛和七届旅游文化节,精心设计“青春心向党,青年话旅游”主题论坛、“巴蜀拾遗、寻诗之旅”旅游文化展、“窗含西岭千秋雪”研学课程设计大赛、“扬青春之朝气,奏古韵之华章”文艺汇演等活动形式,推动旅游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双向发力。组织学生赴剑门关翠云廊开展实践活动,践行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校训精神,立志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践行师生强旅报国使命担当”。
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学院将团结带领全院师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持“服务立院”“人才强院”和“科研兴院”,高擎“旅游”学科建设大旗,以旅游管理硕士点申报为牵引,围绕“人才培养”的中心地位,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,积极服务区域重大发展战略,为深入推进“旅游高原”铸造工程作出积极贡献。